当一个男人的生活中开始出现一女人的时候,他会在桌子上摆一枝花。
犯罪故事戏剧性太强反而感觉有点不搭调。小黑和狗后来去了勒阿弗尔。阿基的影迷是不是都想有一台点唱机。
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
几乎从头惨到底的一部阿基(除了片尾的“诺基亚开机画面”)。1.孤独、善良而又倔强的男主角几乎全然平静、冷淡、沉默,始终压抑着心底的悲愤与无奈(唯有在监狱户外沐浴着春色时才流露出笑容),犹如逆来顺受悉数承接苦难的容器,又似布列松“人偶/模特”理论的具象化。2.本片亦是阿基吸收融汇小津安二郎与布列松风格的典型例证,一如不断复现的固定机位空镜(区隔场景、舒缓节奏并酿出诗意)、精简或省略的动作与不少肢体特写(盗窃珠宝场景尤为明显),但阿基的沉缓、延宕又迥异于布列松的干脆快狠,人物每次结束动作出画后,摄影机往往仍旧停驻在原地,迟一两拍才剪辑,转场则多用黑屏淡出,凝滞郁结感由此透现出来。3.配色大美,无处不在的红。4.又见两次画外被揍。5.影院里的痴望。6.浓烈的摇滚与悲凉衬景的歌词。7.狱外的秋冬春。(8.5/10)
一声长叹。平凡的人,只能永远把艰辛的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只能“心平气静”地继续生存。因为薄暮之光是还活着的证据。t44a00f435
阿基的电影不论是什么时候拍的,人物、环境、汽车、房屋都像是八十年代。突然出现几台笔电,以为眼睛花了呢。这部电影叫薄暮之光,可就算那一点点爱情带来的希望,都是冰冰冷的。男主角飞蛾扑火般地爱上陪酒女,明知没有结果却还是硬着头皮走下去。就像那虚无缥缈的成功将来。一个痴情且残忍的故事
寂寞的失败者,难以抗拒的命运。处处阿基的调调(港口,工厂,城市的拍法;内景的色彩和用光;演员的表演方式,特写的用法,音乐……)。阿基片里各种演员直视镜头绝对是从小津那儿学来的。
电影中的文学性
2.5,对布列松的拙劣模仿。布列松极简主义之下是让情感浓缩于一个锚定点上以达到快速的涌动,且会运用剪辑,声音,转场来完成画面的延续。本片的极简充其量只是一种“拼贴”,导演几乎无连续性意识,而且废镜过多,这样的模仿实在是露怯。
不是我的菜。感觉表演好做作
12小时前,我看了阿基·考里斯马基的这部《薄暮之光》。对电影本身又爱又恨,欣喜又极度失望,并且看完5分钟已经确定它它改变了我的生活。美学意趣太过投契,我恨不得一头扎进去,而电影结构本身又极简到不能更简。对于其中的人物,极力想为之辩护,他的若无其事什么都不做是不是最深的绝望;可是他敏感丰富的神经又拒绝了任何外化。彻底无望了的,否定的,拒绝相信的,放弃了的可能不是一组具体的对象和自身。而是不能战胜的可能性,那个横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庞然大物。可我多不愿意接受。大家都在说,庆幸有最后两分钟的薄暮微光。我不同意,他所拒绝看到的,从来就不存在。
道地的大师作品感动不了现在的我开场酒鬼随口评价众文豪的话很牛逼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狗惨遭暴打。
有一些勇往直前的推镜很好玩,频繁的fade确实让这个简单的失败者故事看下来相当心累。想起了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但无论怎样,北欧底层人士还是过着很有品啊,全程自带KTV点唱功放。小黑和大狗,直接挪到了《勒阿弗尔》……
【C】无时不刻都在感受到创作者自身带有矫情意味的投机取巧,通过“贩卖”角色命运与尊严的方式来强行提升影像观感,有点过于无理取闹了。
阿基的芬兰三部曲喜欢另两部多过这部
7.1;試圖用超寫實來瓦解一種景觀
微弱、冰凉、冷酷,构图、色彩完美,太喜欢这些面无表演的演员
孤独的电影
(补)空镜越看越孤独!刺杀那一段特别绝望。